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盡快出台《反網絡暴力法》

1 年前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盡快出台《反網絡暴力法》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建議盡快出台《反網絡暴力法》,構建網絡暴力常態化治理機制。」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李東生表示,近年來惡性網暴事件屢禁不止,網絡暴力的治理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出台《反網絡暴力法》將會是治理網絡暴力的良方。

今次已經是李東生第三次提出有關網絡暴力治理的建議,2021年時他曾建議加大網絡誹謗的治理和懲罰力度,2022年亦建議國家針對網絡暴力專門立法。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鄭靈華因為「粉色頭髮」不堪網暴導致自殺、旅行博主「管管」因為長期遭受網絡暴力在直播時服農藥自殺,這些事件再次引發大眾對於「網絡暴力」的思考。

李東生認為,當前的法律對於「網絡暴力」缺乏一個精確的定義,以及明確的可操作性司法解釋,尤其是缺乏反網絡暴力的專項法律條款作為指引,這導致在實際的訴訟過程中,法官裁判規則無法統一,自由裁量權較大。此外,治理網絡暴力還存在違法行為和主體認定難、違法證據取證難、治理週期長的問題。網絡暴力的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卻極高,需要逐步從運動式整治轉向常態化治理。

李東生對此作出了三點建議:

  1. 盡快出台《反網絡暴力法》,從法律層面明確界定網絡暴力的定義和範疇,以具體化的法律條文指導司法實踐;
  2. 構建網暴技術識別模型,持續強化監督發現保護機制,建立快速舉報通道,從源頭上加強對網暴當事人的保護,同時降低取證難度;
  3. 建立網絡暴力黑名單機制與監察執法體系,將涉及網暴行為的個人或機構列入黑名單,對其採取更長處罰期的限流、禁言、關閉賬號等處理措施。
網絡暴力無處不在

不止中國,其實世界各地都有網絡暴力。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部在2022年9 月曾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有關「香港學生網絡欺凌現象」的調查。結果發現19.2%的學生表示在過去一年曾經受到網絡欺凌,當中三成的受網絡欺凌者曾經出現自殺念頭。

言語如利劍

言論自由並不意味著可以信口雌黃、惡語傷人、顛倒是非甚至任意對他人進行輿論審判。「言語」的威力在這個社交媒體橫行的時代是巨大的乃至是可怕的,造成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國內外的很多調查證明,網絡暴力的實施者其實不一定全部都來自生活中的失意者,也有不少普通人,他們有的是因為無聊,有的是出於發洩,各式各樣的原因讓他們在網絡上突然表現出極度的冷酷、苛刻及殘忍。因此請務必警惕,不要讓自己成為網絡空間中的施暴者。

記者:Hong Chan

閱讀更多:

新疆吐魯番貨車撞道路工程車致7死7傷慘劇

全國政協委員倡消除對罪犯子女考公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