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政策下,沃爾瑪(Walmart)等美零售商迫使中國供應商降價,恐引發倒閉潮及產業空心化。
由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沃爾瑪等美國大型零售商要求中國供應商大幅降價,以消化關稅成本,此舉引發中國供應商強烈反彈,並可能導致中國製造業加速外移。
據《世界新聞網》報導,沃爾瑪以「一對一」方式與中國供應商談判,要求他們承擔新增的關稅成本,每波降價幅度最高達10%。零售界觀察人士分析,此舉將部分供應商的利潤率壓至「生死線」,部分供應商的利潤已不足2%。
中國製造業平均淨利潤率長期徘徊在3%至5%之間,而沃爾瑪要求的降價幅度已遠超過業界承受極限。廣東一名廚具供應商直言,降價10%「等於直接破產」。
為應對壓力,中國製造商可能考慮轉用越南低價零部件,但此舉可能引發品質風險。浙江一家服裝廠負責人表示,若改用越南布料,次品率將上升15%,但沃爾瑪的驗貨標準並不會因此降低。
部分中國製造商嘗試以「供應鏈多元化」尋求突破,將訂單轉向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然而,這些地區供電不穩定、港口效率不佳及產業配套不完善等隱形成本,將大幅抵消其綜合成本優勢。
而沃爾瑪的降價要求並非孤立事件,且觸發了三重連鎖反應:加速中國產業外移,造成品質體系崩塌,並影響美國自身經濟,造成通膨螺旋上升。據紐約聯邦準備銀行預估,新一輪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000美元,GDP增幅下降1%。
記者:Cecila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