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爆「字畫競拍」網絡傳銷案
涉案高達44億元受害者眾多

1 個 月前
內地爆「字畫競拍」網絡傳銷案
 涉案高達44億元受害者眾多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文玩字畫網絡競拍,每天升值4%,今天買明天賣,除去中間費用一天淨賺1.5%。」內地出現新型投資騙案,利用「字畫競拍」能產生高利潤吸引人加入投資並作傳銷,實則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投資」陷阱,涉案犯罪集團因此謀利高達44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央視報道,報案人張女士表示,她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加入到名為「字畫競拍」的所謂投資項目,朋友告訴她這個項目不僅風險小、利潤高,而且門檻也很低,只需要幾千元就能參與,聽朋友說已經賺了好幾萬元,張女士也心動了。

朋友告訴張女士,這個「字畫競拍」項目其實很簡單,只要操作手機在一個名叫「寶閣」的平台上購買字畫,然後第二天通過平台再賣出,根本不需要收貨和發貨,就可以輕鬆賺差價。

通過朋友發來的鏈接,張女士進入一個聊天群,裡面有很多人在競買字畫,張女士也花了兩千元買了一幅,隨後在第二天又賣了出去。果然,這幅畫賣出時上漲了4%,但張女士並沒有獲得全部4%的升值收益,而是要繳納2.5%的所謂上架費,最終收益為1.5%。

這位朋友還告訴張女士,除了這1.5%純收益,要想賺更多的錢,張女士還可以推薦更多的親戚朋友加入,只要通過她介紹的人購買了字畫,張女士就可以提成購買金額的0.5%作為介紹費,而且金額達到一定數額後還能升級為「畫室長」,到那時還會有更高的提成比例。

在利益的驅使下,張女士不僅自己加大了投入,還開始向身邊的人推薦這個投資項目。隨著推薦的人越來越多,張女士很快升級成「畫室長」,但這時她突然發現,之前非常搶手的字畫已經變得不那麼搶手了。

張女士稱:「我最多的時候應該有8萬元的畫,是畫室的畫室長。這個時候我的畫就只能在我這個圈子裡搶。當圈子裡的人搶不完的時候,只能自己兜底。」這時張女士才意識到了風險,就在她感到不安時,平台方給出的一個承諾讓張女士又打消了顧慮,「對方說我們的畫沒人搶的時候他會收。」

隨後張女士又繼續參與了一段時間,直到這些購買的字畫已經賣不掉了,於是張女士向平台方提出了收購名下這些字畫的要求,然而對方的態度卻轉變了。張女士稱:「我們畫室搶不完的畫想給他,他就不要了,說這種情況下就只有畫室長自己去兜著。」

後來,張女士要求平台將她名下賣不出去的字畫全部寄過來,不料對方不僅沒有發貨,而且很快就消失了,「這個畫他說能給我們郵寄,結果也沒有發過來,我們再一問,電話也打不通了,就知道自己被騙了。」

和張女士的遭遇類似,黃先生也是經朋友的介紹投資了這個「字畫競拍」項目。黃先生說,一開始他對這個項目也是半信半疑,直到小額買賣了幾次字畫後,他發現這些字畫確實很搶手,買後第二天都能升值4%賣掉,這讓他徹底放了心。

隨後,黃先生加大了投入,並且動員身邊的親戚朋友一同參與,很快也升級為了「畫室長」,畫室里有三十多萬元的畫。然而就在他準備以此來帶動親友們發家致富時,不料平台卻突然關閉了。很快親戚朋友開始上門找黃先生討要說法,無奈之下,黃先生只得四處籌錢,彌補大家的損失。

在發現掉進了投資陷阱後,張女士和黃先生都報了警。警方調查發現,除了張女士和黃先生之外,因參與字畫競拍遭受損失的人還有很多。警方介紹,這起案件要求參與者發展會員,來給上線返佣金,形成上下級的組織結構,本質上沒有真正的文玩字畫,符合刑法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相關行為特徵。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是一種常見的經濟犯罪類型。組織者往往以推銷產品服務或者投資為幌子,要求參與者繳納一定費用才能加入,並按照加入順序組成層級,然後以發展下線人數為獲利依據,進而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更多人加入,實質上所謂的獲利就是新參與者繳納的費用,並沒有真正的產業作為支撐。

調查中警方發現,雖然在參與字畫競拍過程中,平台方並沒有要求參與者繳納所謂的會員費或者門檻費,但購買字畫本身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收取門檻費的行為。這些報案人遭遇的就是一個打著「字畫競拍」的幌子,實際上在組織實施網絡傳銷的犯罪團伙。而傳銷的本質就是「龐氏騙局」,也就是利用新加入者的資金支付早期參與者的收益,製造虛假的盈利現象,最終會導致參與者血本無歸。

2024年8月至11月,四川榮縣警方先後將董某、呂某等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相繼抓捕歸案。經查,2022年7月至2024年8月期間,呂某、董某等人通過「字畫文玩競拍投資」的方式,前後共發展下線會員賬戶逾10萬個,下線會員層級達22級,會員交易「字畫文玩」的總金額高達44億元。警方介紹,相對於傳統傳銷,新型網絡傳銷犯罪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和隱蔽性,一旦平台崩盤,大量的參與者都會血本無歸。

警方介紹,有的參與者明知自己參與了傳銷活動,但在利益誘惑和僥倖心理的雙重作用下,還是決定鋌而走險。「按照法律規定,參與傳銷,層級達到三層及以上,參與人數達三十人及以上的,組織者要接受刑事處罰。」除此之外,警方還提醒廣大公眾,參與傳銷活動本身就屬於違法行為,即使沒有達到刑事立案的標準,也會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無論新型網絡傳銷的犯罪手段如何翻新,它的核心特徵依舊存在,那就是繳納門檻費和發展下線。當遇到需要繳納所謂的門檻費,並要求繼續發展下線的投資項目,一定要提高警惕,這很可能就是換了「馬甲」的新型傳銷。

記者:Ceci

閱讀更多:

台1歲童遭保母姊妹虐待致死 保母姊判無期徒刑、保母妹判18年

七旬婦無腫瘤被除胰臟後亡 港大深圳醫院須負全 主治醫生仍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