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美東時間4月2日(香港時間3日凌晨)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等關稅計劃,表示美國將對所有進口品徵收10%最低基準關稅,並對部分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特朗普形容對等關稅是美國經濟獨立的宣言,指美國多年來遭到其他國家掠奪,但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他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但中方過去從美國取得大量好處,因此美國亦會採取同樣措施。
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即場簽署了兩項行政命令,第一項是有關堵塞中國「小額包裹漏洞」的措施,將取消香港及中國小額包裹(De Minimis)豁免關稅措施,於美國東部時間5月2日凌晨12點01分起生效。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將於90日內提交報告,評估有關行政命令的影響,並考慮是否把有關規則擴展到來自澳門的包裹。第二項簽署的行政命令便是他剛宣布的「對等關稅」,這將包括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以及上述針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
特朗普宣布對一系列國家徵對等關稅,具體稅率如下:
中國:34%(實際總關稅率升至54%)
台灣:32%
瑞士:31%
印度:26%
韓國:25%
日本:24%
歐盟:20%
英國、巴西:10%
越南:46%
柬埔寨:49%
美國官員指出,因應中國應對芬太尼的情況而開徵的20%關稅是分開計算,因此中國商品實際關稅率達到54%,已接近特朗普去年競選時提出的60%對中國關稅。
川普批評北京「操縱貨幣和設立貿易壁壘」,也重申了台灣拿走了美國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的說法。
根據資料,美國將對日本、韓國、印度、瑞士、印尼、馬來西亞、南非、孟加拉、斯里蘭卡分別課徵24%、25%、26%、31%、32%、24%、30%、37%、44%關稅。英國、巴西、新加坡、澳洲等國對美國課徵10%的稅,美國將回敬同樣10%的對等關稅。
白宮公告指,10%的基準關稅將在本週六(5日)午夜後生效,更高稅率的對等關稅則是預計在下週三(9日)午夜後生效。鋼鐵、鋁和汽車等早前已被加徵關稅的商品,以及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等,暫時未涵蓋在這波對等關稅措施中。
多個國家及地區對此表示關注及不滿。中國商務部批評對等關稅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強調此舉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呼籲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台灣行政院認為川普對等關稅措施「未實際反映臺美經貿實際狀況,對台灣並不公平」,並已指示經貿談判辦公室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嚴正交涉,並持續與美方溝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警告稱,歐盟已準備好應對美國新的對等關稅,但敦促川普透過對話解決擔憂。
記者:Cecila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