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疫情正讓許多美國企業
將製造業從越南遷回中國

美媒:疫情正讓許多美國企業
 將製造業從越南遷回中國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想想每個人都花了多少精力才遷出中國,而現在中國成了為數不多能獲得商品的地方。每個人都好像在坐一趟過山車。」

在過去幾年裏,許多外國企業逐步將製造業務從中國向周邊年的東南亞國家遷移,越南則是其中最為熱門的目的地之一。但如今,在嚴峻的疫情打擊下,越南各地的工廠被迫關門歇業,這使得許多企業的製造業務又開始向中國回流。

9月16日,美國商業新聞網站石英財經網發表題為「越南新冠疫情爆發正推動製造業回流中國」的文章,稱越南在這三個多月裏的嚴格疫情管控,讓許多美國企業高管擔心自己的公司可能喪失生產能力,部分企業已開始推動產能回遷到中國。

文章指出,這幾年裏許多外企出於勞動力成本和躲避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考慮,把他們的生產從中國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但如今,「德爾塔」毒株的肆虐正讓新冠疫苗接種率僅有4%的越南不堪重負。自5月下旬起,越南全國的新冠病例就居高不下,越南政府不得不關閉各地的工廠。

這使得越南的製造業不可避免地遭受衝擊、產能驟降,從而對一些全球品牌的銷售產生影響。例如德國運動用品製造商Adidas就宣稱,越南工廠的生產延遲將讓該公司今年銷售額下降6億美元。

在這樣的局面下,一些美國企業已經開始「逆轉」遷往越南的進程。報道舉例稱,美國的防護服裝製造商雷克蘭工業公司CEO查爾斯·羅伯森(Charles Roberson)在9月9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該公司已經聘請新的高管幫助企業「在幾周時間將產能從越南轉移到中國」。

對於很多外國企業而言,在華重建供應鏈必須先克服設備和貨物轉運的物流障礙,這一過程往往成本高昂且耗費時間。他們還需要考慮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關稅的問題。

因此也有一些美國企業高管更希望找到「謹慎的方式」,繼續維持在東南亞地區的「多元化業務」。如美國家具品牌Hooker 的CEO就宣稱,他們在泰國等地也有製造業務,「在必要的情況下會回到中國。」

但疫情衝擊帶來的產能不足問題,讓更多的企業別無選擇。美國家具製造商LoveSac的CEO肖恩·納爾遜(Shawn Nelson)在近日的公司電話會議上就坦言,該公司不得不把生產從越南遷移至中國,以確保商品能有足夠的庫存。

「我們知道來自中國的庫存商品會受到關稅的影響,但這至少能讓我們保有存貨,這對我們和顧客來說都至關重要。」納爾遜說。

美國鞋業品牌Designer Brands的CEO羅傑·羅林斯(Roger Rawlins)則評價稱:「一位CEO告訴我,他花了6年(在越南)打造的供應鏈,6天內就被放棄了……想想每個人都花了多少精力才遷出中國,而現在中國成了為數不多能獲得商品的地方。每個人都好像在坐一趟過山車。」

對此石英財經網分析稱,從許多外國企業的角度來看,把生產遷回到中國無疑是「最不差」的選項,因為聖誕節等外國節假日購物季即將到來,這些企業不得不設法提高產量。而中國在疫情期間已經憑實際行動,建立起以穩定著稱的聲譽。

文章援引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史兆威(Willy Shih)的話指出,一些企業其實早在去年就開始將生產遷回中國,「這種情況早已出現。關鍵在於,如果你想要可靠的製造業,那麽中國通常就是最佳選擇。」

目前越南疫情依然嚴峻,單日新增病例已連續13天超過1萬宗。根據越南衛生部網站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9月17日晚間,越南累計確診病例667650宗,累計死亡病例16637宗。過去24小時該國新增確診病例11521宗,新增死亡病例212宗。

前匯豐銀行股票研究主管威廉·布拉頓(William Bratton)近日也在《日本經濟新聞》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國製造業不僅顯示出強勁的韌勁,其競爭力還在不斷增強。

布拉頓強調,世界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在過去三年裏其實一直在增長,許多增長都發生在2020年之前。即使是越南這樣被認為是中國製造業對手的國家,近年來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也在穩步增加,而不是減少。

中國製造業的強勁數據也印證著這些說法。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介紹,自2010年以來,中國製造業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為健全的國家;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40%以上產品的產量世界第一。

編輯:Y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