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測試了市面30款包裝醃菜樣本,發現超過8成半樣本的鈉含量偏高,若經常進食可能增加患上高血壓和其他疾病的風險。消委會又從大部分樣本中發現昆蟲、毛髮等異物,已交由食安中心跟進。
「蓬盛」橄欖菜樣本納含量最高
消委會測試的樣本涉及泡菜、德國酸菜、青瓜、榨菜、蘿蔔和橄欖菜。其中有26款樣本屬於高鈉食品,每100克的鈉含量介乎641毫克至3080毫克,最高鈉含量的1款為「蓬盛」橄欖菜樣本,成年人進食30克,就會攝入924毫克鈉,接近世衛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上限一半,相當於接近半茶匙鹽。
消委會指,如果長期過量攝取高鈉食物,除了可能導致血壓上升,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腎病風險,亦會加大致癌物幽門螺旋菌寄生的機會,提升患癌風險。另外,測試發現有兩款屬於高糖,4款樣本屬於高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保持均衡飲食,不應以醃菜代替新鮮蔬菜。
絕大部分樣本檢出輕質異物
測試又發現,絕大部分樣本檢出輕質異物,包括昆蟲、粉蟎、毛髮、金屬與塑膠碎片等,只有1款沒有檢出輕質異物。有3款橄欖菜每100克樣本含有的昆蟲碎片介乎91至310塊,消委會敦促廠商要嚴格把關,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及衛生,有關資料已經交給食安中心跟進。
消委會建議,市民食用醃菜時須節制,不應以醃菜取代新鮮蔬菜,並建議廠商在包裝上同時提供產品固體和連同液體的營養資料,讓消費者參考。
記者:Kit
閱讀更多:
消委會去年起接約1500宗食肆投訴 有餐廳掃碼點餐沒顯示加一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