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號醬料店「廖孖記」的瓶裝腐乳樣本,被驗出蠟樣芽孢桿菌超標,近日宣布結業。食物安全中心署理食物安全專員李培文指,過去3年共檢測「廖孖記」23個腐乳樣本,除了今次的樣本,有3個樣本的檢測結果屬「尚可」,需要跟進,其他樣本都達「滿意」程度,認為可能只有部分批次腐乳有問題,需要停售回收,強調今次檢測並非針對「廖孖記」,而是希望釐清事實,釋除公眾疑慮。
食物安全中心交代有關抽驗時序。中心指出,6月24日至7月9日,先後3次在「廖孖記」的零售點,抽取不同批次的瓶裝腐乳樣本化驗,其中兩次被驗出蠟樣芽孢桿菌超標,另一次屬「擲界」的尚可水平。
食安中心:廠內並沒有生產腐乳
中心人員之後巡查相關食物製造廠,發現廠內並沒有生產腐乳,而是進行白腐乳的重新裝瓶、添加調味料及包裝。中心發現,包裝區有灰塵及生鏽,已稀釋的玫瑰露酒在室溫保存達3日,增加食物污染風險,要求「廖孖記」妥善保存材料,並盡快使用已開封材料。到本月9日,中心再次從「廖孖記」佐敦門市購入另一批次的瓶裝腐乳產品,檢出每克含130萬個蠟樣芽孢桿菌,屬「不滿意」,通知負責人停售及回收產品,繼續改善衛生情況。
食安中心:冇教製造腐乳
李培文強調,在食物監測計劃中,不論隨機抽樣抑或樣本超標後再作跟進抽樣,都一直以顧客身份購買可供市面發售的樣本,並不會由商戶提供指定樣本。在購買跟進樣本後,亦會向負責人透露公職人員身份,在負責人見證下將樣本放入袋並簽字作實。事件中,食安中心亦沒有教「廖孖記」負責人製造腐乳,只是就廠房衛生狀況給予建議,指「大家不會相信,我們也不可教百年老店造腐乳」。李培文又指,中心就食安危險因素作建議後,若負責人作出改善,例如徹底清潔消毒,可重新生產合規格的食物產品。
中心指出,過去3年半,共在全港抽取超過140個腐乳樣本化驗,涉及26個品牌,除了今次個案,另一牌子亦有一個腐乳樣本不合格。中心亦指,「廖孖記」在過去3年,有23個樣本被送往化驗,不計及今次事件,曾有3個樣本屬於尚可水平需要跟進,其餘樣本屬滿意。中心強調並非針對有關品牌,可能是某個批次受污染而出問題。
食安中心署理食物安全專員張勇仁指出,發酵一般依賴有益微生物,主要用到乳酸桿菌及醋桿菌,而蠟樣芽孢桿菌是有害細菌,並不用於發酵食品。若在發酵食品發現蠟樣芽孢桿菌,表明在生產或儲存過程中存在污染和衛生不良的情況。
記者:Ceci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