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號廖孖記的腐乳,早前被食安中心驗出過量蠟樣芽孢桿菌,其後宣布結業,隨後被食安中心間接揭發售賣的腐乳屬後期加工。廖孖記第四代傳人廖晃業表示,由30年前起店舖便從一個港人經營的內地供應商購入「生腐乳」,再在本港廠房加工,強調並無隱瞞。他解釋因為難以處理製造腐乳過程中產生的「濃酸水」才這樣做,形容是「過不到時代的一關」,並向食安中心致歉,又稱現時看不到廖孖記有重開的可能性。
廖孖記第四代傳人廖晃業在商台節目上確認,由30年前開始,廖孖記便從一個內地供應商購入「生腐乳」,再在本港廠房發酵、養汁、調味、包裝。廖晃業指,雖然腐乳並非全程在港自家生產,可能與消費者的認知出現落差,但認為仍然屬於香港產品。
廖晃業又解釋,30年前因排污條例更新,要求生產腐乳過程中產生的濃酸水,要淡化成清水才能排除,但公司廠房未能符合要求,才要改為從供應商買入白腐乳,形容是「過不到時代的一關」。廖晃業又向食安中心致歉,指在回應細菌超標事件中反應過敏,希望外界理解家族多年來為店舖的付出及堅持,並非一般人能想像。他強調,並無隱瞞,顧客來到店舖亦見到工序,聞到氣味。
廖晃業提到,廖孖記腐乳招紙上寫著「調味精良、親自監製」,是祖父留下來的口號,不是逃避「香港製造」的字眼。他說,出產廖孖記腐乳花了很多時間人力,亦用了最好的材料,認為售價是合理,對得起目前價錢。
廖晃業又指出,食安中心每次巡查後,他們跟隨建議改善,其後試新方法或太急進,交了一瓶不好的樣本給食安中心,導致超標更嚴重。他說,已遣散少於10名員工,所有食品已下架,現時看不到店舖重開的可能性,他又多番躬鞠致謝,稱廖孖記去到他這一代會成為歷史。
記者:Kit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