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次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發現地點位於香港東北水域的赤洲,初步鑑定屬白堊紀時期,距今約1億4500萬年前至6600萬年前。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暫時未知化石的恐龍種類,專家要繼續研究,她預料赤洲會有更多恐龍化石,但數量要再檢視。
專家聯同古蹟辦和漁農署人員,今年6月至8月在赤洲考察,收集岩石樣本,專家將樣本切片,在偏光顯微鏡下觀察,再利用軟件拍照,確定屬於大型恐龍骨骼化石。專家估計化石屬於白堊紀時期,距今約1.45億年至6600萬年前,從赤洲地層和沉積岩的特徵推斷,恐龍的生存環境氣候炎熱乾旱,地形屬於沉積大量砂石的狹長盆地,有河水流經低窪地區,雨季時河谷可能變為泛濫平原。
甯漢豪在商台節目表示,今次發現的恐龍化石,除了研究歷史外,同時可以用好化石舉辦展覽,構建故事,讓市民了解華南地區的恐龍,串連起大灣區的故事,負責文物保護的人員會與大灣區的對口單位會商討如何做策展工作。
甯漢豪表示,目前未知化石屬於哪種恐龍,當局會繼續在赤洲尋找化石,預料會找到更多化石,另外會配對大灣區城市曾尋獲的恐龍化石或恐龍蛋化石,以幫助研究。
她透露,從專家口中得知,希望明年內就恐龍化石進行更深入研究,並作學術發布。另外,她表示,專家希望下月對化石做清理修復工作,屆時市民可親眼看到相關專門學問。
當局昨日(10月23日)起封閉整個赤洲島,直至另行通知,並已聯合水警安排巡邏。甯漢豪呼籲市民不要嘗試靠近,因為會騷擾專家工作,同時赤洲島附近水域的風浪大,又無碼頭,有一定危險。
記者:Kit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