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海鮮酒家近日結業,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表示,當局收到50名員工求助,涉及790萬款項,當局正努力協助受影響員工。對於本地員工擔心外勞搶飯碗,孫玉菡指輸入勞工之前要有4個星期的本地招聘,當局有為本地僱員設有投訴專線,今年上半收126宗投訴,其中88宗是在6月份。他指出如果情況屬實,會對涉嫌的僱主實施行政制裁。
孫玉菡在電台節目表示,至今收到約50名鴻星海鮮酒家員工求助,涉及的欠薪及遣散費等約800萬元,勞工處正聯絡鴻星履行僱主責任,若有能力須支付薪金,否則將動用破欠基金協助。 他強調破欠基金是由業界多年來儲下來的金錢,並非公帑,情況類似購買保險,有需要時可用作協助工友,現時破欠基金有72億元盈餘,非常穩健。
本港3月至5月失業率升至3.5%,為近兩年半新高,孫玉菡表示,失業情況與經濟有關,經濟正值轉型期,部分行業表現好,例如金融及貿易,但亦有行業比之前情況差一些,包括建造、零售及飲食業。他強調局方會做好「兜底」工作,全力協助有需要人士。他又說,勞工處會協助餐飲界失業員工求職,亦強調輸入外勞政策會優先確保本地員工就業,目前外勞只佔總勞動人口約1%,沒有造成顯著影響。
他指出,若有市民認為僱主為聘請外勞而不當對待本地勞工,歡迎致電勞工處投訴熱線,指上半年收到126宗投訴,逾七成半為飲食業,涉及僱主懷疑聘請外勞後解僱本地勞工。孫玉菡指,若調查屬實,會對涉事僱主作行政制裁;勞工處同時會加強對巡查食肆,要求本地勞工和外勞比例須符合規定。
對於有企業以全公司整體員工數目,作為計算本地勞工和外勞比例,但前線員工的外勞比例超出規定。孫玉菡指,若細分員工比例,會對中小企營運構成困難,又否認大公司容易鑽漏洞,強調審批外勞過程嚴謹。
記者:Ceci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