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日益嚴重的野豬滋擾問題,漁護署公布,將會定期捕捉在市區出沒的野豬及把捕獲的野豬人道毀滅,以減少野豬數目及野豬滋擾。漁護署亦會研究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170章)以擴展野生動物禁餵區,加大力度禁止人為餵飼野生動物。
近三年平均每年有10宗傷人野豬傷人案
漁護署表示,該署2017年年底推出捕捉及避孕/搬遷計劃,並在2019年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加強管理野豬,從不同方面解決野豬滋擾。然而,野豬繼續在市區個別地點聚集及覓食,造成嚴重滋擾。部分野豬更習慣在鬧市或馬路上出沒,對公眾及道路使用者構成潛在危險。
近年野豬傷人個案已有上升趨勢,過去10年(2011年11月至2021年10月),共錄得36宗野豬傷人個案,當中超過八成(30宗)更是2018至2021年間發生。過去10年間,首7年平均每年只有一宗傷人個案,但近三年平均每年便有10宗傷人個案。
漁護署表示,在保障市民安全的大前提下,漁護署即日起將會把在市區出沒的野豬捕捉及人道毀滅。在新策略下漁護署每月都會進行野豬捕捉行動,利用麻醉槍捕捉目標野豬人道毀滅。漁護署會優先處理有大量野豬出沒,及野豬曾傷人或對公眾構成危險的地點。
漁護署研修例打擊餵野豬
由於現時野豬滋擾主要由人為餵飼活動引起,漁護署亦正研究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170章),包括擴大野生動物禁餵區範圍,加強控制餵飼活動,減少吸引野豬於市區出沒的誘因。此外,漁護署亦會加強宣傳及公眾教育,教導市民不要餵飼野豬。
漁護署呼籲,市民在任何情況下都切勿餵飼野豬。野豬並非寵物而是有潛在危險的大型野生動物。餵飼活動會吸引野豬在市區出沒甚至聚集,不但對自身可能造成危險,更會危及其他市民和對大眾日常生活造成滋擾。
記者:Kit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