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香港河渠陸續活化
佐敦谷明渠變身水道花園

昔日香港河渠陸續活化
 佐敦谷明渠變身水道花園 昔日香港河渠陸續活化 佐敦谷明渠變身水道花園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香港城市發展迅速,許多昔日基建設施漸漸失去功能,當局2019年就提出「河畔城市」概念,冀透過活化河道及明渠,為公眾提供高質素的公共空間。其中耗資3000萬於佐敦谷明渠進行活化工程日前正式開放,分為上游部分的「生態水道」和下游部分的「綠化水道」,中間以環保木材建造了架空的「水道花園」供市民觀賞水道風景。

建於50年代 曾成牛頭角淘大衛生困擾

佐敦谷明渠建於50年代,主要用作收集飛鵝山和牛頭角一帶雨水,是區內主要排水設施。不過,昔日佐敦谷渠太過靠近佐敦谷邨的徙置大廈,加上居民缺乏公德,所以於此處出現大量垃圾。由於污水,加上垃圾暴露於空氣中,佐敦谷渠經常為牛頭角、佐敦谷及淘大花園帶來環境衛生方面的困擾。

1958年4月在建的佐敦谷明渠,徙置屋邨將會在明渠的右面興建。

渠務署先於2005年1月斥資12億港元為香港的16段明渠進行覆蓋工程,佐敦谷明渠亦被包括在內。由於該區的工程和土地問題比較複雜,所以工程於約2011年才完成。現今原明渠上方的地帶已經鋪上混凝土,部分地段被建設為綠化帶,接近淘大花園一段的渠道的上蓋被更改興建為遊樂場。而以「河畔城市」概念活化的佐敦谷明渠項目,則於上月25日落成。

渠務署排水工程部高級工程師蕭偉忠指出,進行工程的明渠全長約330米,分為上游部分的「生態水道」和下游部分的「綠化水道」,中間以環保木材建造了架空的「水道花園」供市民觀賞水道風景。

水動元素作設計 數天已有蜥蝪貓頭鷹定居

據了解,花園園景、建築和圖案設計均以水道的自然地理及水動元素作設計概念,搭建的台階式座位上蓋則設有太陽能板,專為花園內的LED燈帶和無綫手機充電器提供電力,另設有高腳座椅、旋轉自拍器和咖啡桌等以吸引市民逗留。

上游「生態水道」由於環境較幽閉且地勢較陡斜,署方動用了55噸石塊搭建15個淺灘和多個水池,透過15條呈「之」字形魚梯,模擬天然溪澗的水流生態,兩旁種了300棵炮仗花、紫藤等攀藤植物,冀建立生物多樣性。另位於沈雲山食水抽水站外的空地,因經常有市民活動,該處地面亦髹上以水道生態為主題的彩繪。

下游部分因坡度平坦、水流較慢,故署方種植了4,500棵青葙、鳶尾等水生植物,並搭建了天然河曲及改良原有堤堰;旁邊欄桿亦設置了多座種植了結縷草的「綠化咖啡桌」,讓市民可直接接觸綠化環境。整條明渠昔日的自然生態近乎零,經綠化後已發現到蜥蝪、蝴蝶和貓頭鷹等於附近活動,更有多種蜻蜓出沒。

編輯:Sun

閱讀更多:

逾半世紀明華大廈將重建 留鐵信箱通花牆展出傳承

主教山水庫開放公眾參觀 水務署培訓本地團導遊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