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扎根香港一世紀
為何獲稱「中國猶太人」?

潮州人扎根香港一世紀
 為何獲稱「中國猶太人」?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有謂「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潮州人對香港發展起步的貢獻良多,他們由逃難來港,憑頭腦打拼發迹,因此又有「中國猶太人」之稱。潮人扎根香港一世紀的步履,你又知多少?

早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前,據報就有潮人來港謀生,二戰後數量最多。上環西環海傍,是香港早期對外貨物進出的重要地帶。彼時,供應香港的米面都由這裡的「三角碼頭」進入,較為貧困的潮州鄉親初來乍到,首站大多選擇在此謀生,搬米抬面粉。 

長時間服務香港潮州商會的林楓林介紹,上環海味街轉角的狹長小公園,從前是著名的「潮州巷仔」,擠滿二、三十個檔口,各種潮州美食應有盡有,後來因衛生考量改造。至今,「潮州巷仔」不再,海味街仍有潮州味。名店售賣的「打冷」吸引城中名人,賣傳統潮州粿品的小攤常有遊客探訪,小巷內的粿條店,乾脆就叫「潮州人」。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鄭宏泰指出,旅港潮人並非全是窮人,部分更是富裕人家,香港開埠後,早期移民東南亞的潮州米商以香港作為中轉站,進口大米到內地去。直至1950年代之前,潮州人將北貨銷往南洋、美國、巴西,再進口南貨,香港轉口貿易的興盛,潮商扮演重要角色。

「以前潮州人在香港,能開間米舖已經算是頂呱呱。」 曾任香港潮州商會會長、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的許學之,高中畢業後來港便在米舖打工。他指當時打工很拼搏,「幾十斤重的貨我扛在肩頭,一點都不辛苦」。

辛苦工作之餘,許學之半工半讀,就為了掌握一項有競爭力的專業技術,後來以藥材作為事業起點,也是因這一行的專業性,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如今已屆九旬的許學之,依然堅持每天上班。他直言,潮州地小人多,拼搏和團結都是環境逼來的,最重要的是拼完後有路可走。

潮州人素有「中國猶太人」之稱,工字不出頭,稍有積蓄便想做生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潮人似乎能洞悉每個出頭機遇,在香港經濟騰飛的時代留下濃重色彩。

香港首富李嘉誠以塑膠業起家,曾被封為「塑膠花大王」。此外,「制衣大王」林百欣、「鐘表大王」莊靜庵、「牛仔褲大王」馬介璋,這些潮商見證香港在1950年代後,從轉口貿易向輕工業、製造業的蛻變。積累一定資本後,潮商看到了地產發展的力量,加上香港股票市場開放,一批製造業商人得以轉型地產。其中李嘉誠的生意更是涵括了香港人的衣食住行。

講起潮州人,大家的印象都是「賺大錢」,潮人在香港留下的文化財富也不可估量:農曆七月舉辦的盂蘭勝會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學大師饒宗頤精通甲骨文、梵文、詩詞學,通音律,更是香港的一顆璀璨明星。

一方有難,八方響應,更是潮州人重義氣的體現。1922年潮州風災,剛成立一年的旅港潮州八邑商會籌款賑災,持續三年。

今年8月,香港潮州商會將迎百周年慶,百年商會組織在香港走過的歷程,也是潮人的香江印跡。

 

編輯: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