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回應本港生育率低的問題時,推說政府已在多方面提出支援,包括稅務、幼兒照顧、學前教育、僱主的家庭友善措施等,更指鄰近地區包括新加坡、南韓都面對同一問題。不過,新加坡昨日(14日)發佈2023年度國家預算案,決定提高補貼,以重金促進國民生育意願,香港是否又輸一場呢?
早前有立法會議員向孫玉菡提出質詢,認為政府應訂立鼓勵家庭生育的政策,惟他認為政府已在多方面提出支援,又指市民考慮是否生育取決於不同因素,包括個人選擇、生活模式、經濟及社會情況等,而生育是家庭重要決定,政府會推出各項措施,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及家庭友善,為有意生育的人士提供支援,但不宜過份干預云云。孫玉菡又指並非只有香港面對生育率低的問題,鄰近地區包括新加坡同樣面對該問題;不同的是,新加坡有正視問題。
每位新生兒家長額外獲18,000
經歷過疫情復蘇後,新加坡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在新預算案中,加強社會福利、嬰幼兒補貼和老弱協助,像是老人護理基金、低收入戶援助、購屋津貼、提供職業訓練等,都希望幫助該國民眾能盡早走出疫情陰霾。新加坡政府宣佈由昨日起,每一個新生兒都能額外獲得3,000元新幣(約18,000港元),無論該戶本身有多少小孩皆適用。符合條件的第1胎和第2胎孩子,嬰兒花紅現金獎勵將從目前的8,000新元增至11,000新元;從第3胎開始,現金獎勵從目前的10,000新元增至13,000新元。另從2024年元旦開始,新生兒父親的有薪育嬰假,將自動從2星期增加為4星期,給予在職家庭更多養育彈性和空間。雖然並非法律強制規定,但企業如願意提供將獲政府全額補貼,鼓勵企業給予員工相關福利假期。
每年可以申請12天無薪育嬰假
按照目前政策,新加坡公民如養育1或2名小孩,能獲得8,000新幣補貼,即日起增加為11,000新幣;從第3胎開始,則會增為130,000新幣,發放方式分為兩階段:小孩18個月大前,最多能獲得9,000新幣,之後每半年獲發400新幣,直到小孩年滿6歲半為止。除金錢補貼,新預算案更調整父母休假方案,讓家中有2歲以下孩童的父母,每年可以請12天無薪育嬰假。
此外,新一份預算案中,2020年推出的現金津貼計劃也加碼至96億新元,約290萬名成年國民將額外獲派300至650新元,5年獲派累計金額介乎700至2,250新元。同時增加一次性生活津貼,年薪少於10萬新元而擁有少於一個物業的21歲以上國民,可獲介乎200至400新元,意味大部份成年國民將獲派最少500新元。至於因應消費稅今年加1個百分點至8%,中低收入家庭額外獲得的消費券金額今年由500增至700新元,明年再加至850新元。
增加資助讓市民購買二手組屋
至於房屋問題,對於40歲以下有年幼子女的年輕家庭,政府同時增加房屋方面的資助。除抽中組屋的機會將會增加外,首次購買4房或以下二手組屋的資助,由50,000增至80,000新元,5房或以上則增加10,000至50,000新元。那到底錢從何來?新加坡選擇向富人開刀,增加豪宅、名車及煙草的相關稅項。新加坡政府預計,2023財年總赤字為4億新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1%,故今次預算毋需動用儲備。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除了考慮是否派發消費券外,即將公佈的新一份預算案,會有如此貼心的安排嗎?
編輯:CLO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