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明,基本法23條最遲於明年立法。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基本法23條立法的相關工作有進展,但現時未能具體交代,也難以確切定下立法日子,但強調期望能在今年內、最遲在明年完成立法。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就表示,23條立法沒有最好的時機,但認為盡快立法有好處。
林定國:現時尚未能評估何時完成
林定國接受港台訪問時表示,律政司與保安局的聯合特別工作小組,就《基本法》23條立法,持續研究參考外地法律,相關工作目前有進展,但當局難以在現時具體交代23條立法研究工作,但他重申,要盡快完成立法並非口號或官方答案,而是確實的憲制責任,只是現時尚未能評估何時完成,重申期望能在今年內、最遲在明年完成立法。
林定國又認為,律政司過去一年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有做出成績,其中之一就是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為海外律師參與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提供了新的機制,並在確保不會產生國家安全風險以及保持開放包容的制度之間取得平衡。
葉劉:23條立法沒有最好的時機
葉劉淑儀接受報章專訪時指出,23條立法沒有最好的時機,而現時立法情況會較2003年前「容易受控好多」。她認為,如果20年前成功立法,至少有法例針對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可以處理到2019年的問題,當年的人就「無咁肆無忌憚」,認為盡快立法有好處。
對於23條立法涵蓋禁止竊取國家機密,葉劉淑儀指出,當年就如何界定國家機密有過很大爭議,相關問題「幾敏感」。至於目前的《官方機密條例》,雖然已涵蓋了間諜罪,但條例是將英國1919年訂立的法例本地化,非常原始及過時,認為當局就23條立法時,應再次界定間諜罪準則
葉劉淑儀表示,經過20年市民明白有憲制責任,亦汲取了近年教訓。她建議當局在立法時,必須大力宣傳,又指全球多國包括英國、新加坡、澳洲、美國,在修改國家安全法例時,都比香港嚴厲。
記者:Kit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