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現時出現「招工難、用工難」的問題,對此日前有人大代表鼓勵年輕人投身產業工人,建議他們少當騎手送外賣或快遞。但言論引發中國網民炮轟,指責該人大代表「說這種沒有建設性意見的廢話,良心不會痛嗎?」
內媒指,中共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指出,近年來大量中國年輕人進入外賣、電商、網絡直播等行業就業,甚至有研究生寧願到快遞外賣行業去競爭,也不想進工廠當產業工人,導致產業工人空心化,不利於中國製造業健康發展。
張興海:年輕人思想更自由因此不願進工廠工作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製造業人才缺口達2200萬人,近5年平均每年有約150萬人離開製造業。同時,2020年疫情期間2個月內卻新增的外送員58萬人中,就有40%曾是產業工人。
張興海認為,造成產業工人空心化的問題,與製造業收入不高有關,稱現在中國年輕人生活條件和受教育程度更高,思想也更自由,因此不願進工廠工作。但他指出,外賣和快遞行業技術含量低,主要「吃青春飯」,未來若形勢發生變化或年齡增加,這些年輕人恐面臨一系列問題。
網民:說這種沒有建設性意見的廢話良心不會痛嗎?
張興海建議,政府當局、社會、企業等各方面應共同努力,鼓勵支持年輕人爭當產業工人,以緩解中國製造業招工難、用工難等問題。
張興海言論引發中國網民熱議,並登上微博熱搜榜首。有網民反駁指:「工廠企業的工資那麼低社會生活壓力那麼大,廣大年輕人送外賣是無奈的選擇。」,亦有人指:「進工廠不自由,工作時間長,搞不好還有夜班傷身體,工資又低,誰去?」有網民更狠批建議沒建設性,「說這種沒有建設性意見的廢話,良心不會痛嗎?」等。
記者:Kit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