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吸引多間地產、科網巨頭注資中國球壇,正上演連環欠薪風暴,包括中超、中甲在內幾乎大部分球會屢傳欠薪消息。據報中國足協日前就此推出解決方案,聲稱「考慮保障球員利益和俱樂部(球會)的現實狀況」,要求旗下球會必須「分期付款」。
三個時間節點 解決全部欠薪
內地傳媒報道,近日中國足協下發《2022賽季中超、中甲、中乙聯賽相關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22賽季三級聯賽準入俱樂部名單,同時發布俱樂部欠薪解決方案及相關處罰辦法。出台的分批次解決欠薪的方案,便於俱樂部籌措資金、改善經營狀況,借助地方政府及各方面社會力量推進改革。因此,一些此前欠薪的俱樂部,被有條件授予準入。
中國足協還制定了解決欠薪方案以及配套的相關罰則,各俱樂部2022賽季不得有新的欠薪發生。2021賽季及之前的欠薪則設立三個時間節點:
● 2022年7月31日前解決欠薪不低於總額的30%。
● 2022年10月31日前解決欠薪不低於總額的70%。
● 2022年12月31日前解決全部欠薪。
如果在最後節點沒能解決欠薪問題,則將處以降級或取消準入資格的處罰。總的來說,在欠薪這一國內足球職業聯賽突出問題上,中國足協給出了一個「讓步」的方案。
國足25人 只有9名國腳沒有被欠薪
據了解,欠薪是中國足球由來已久的問題。2020年賽季的準入環節中,共有多達14支俱樂部因為欠薪問題集體未能準入,這些都是疫情之前的賽季中,積累的重重問題。當時遭遇欠薪的遼足俱樂部球員,直到現在還在討薪。
此前,中國男足隊長蒿俊閔甚至曾在社交媒體上向武漢隊公開討薪。他的俱樂部隊友楊博宇、田依濃、黃宗昌、趙宏略也紛紛在社交媒體發聲討薪。不僅是蒿俊閔,據《足球》報報道,最新一期國足的25人名單中,只有9名國腳沒有被欠薪。目前中超球隊中有超過70%的俱樂部存在欠薪問題。
傳媒分析指,從出發點來說,中國足協的「讓步」更多是尋求大家共渡難關,也充分顧及了俱樂部以及球員的利益。但這不應該成為俱樂部「擺爛」的擋箭牌,需要一些實際行動來擺脫困難。比如陷入生存困境的廣州隊( 由恆大集團及阿里巴巴集團持有)就積極通過直播的方式售賣俱樂部周邊。有消息稱,廣州隊也已經與球員就欠薪額度達成一致。
編輯:Sun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