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販賣現象由來以久,但最近因中港台三地有不少人成東南亞「賣豬仔」的受害者,大家都關注起東南亞國家來,特別是柬埔寨,該國從投資新興之地突然變成「詐騙之國」,它儼如人口販賣的集散地。正所謂醜事傳千里,這個小國愈來愈遭污名化,柬埔寨人叫屈,究竟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獨立後仍君主制 中立政策一片祥和
我曾多次出入柬埔寨採訪,一探這個原是個古文明王國的國家。該國到處可見法式風情,這由於它在十九世紀曾被法國殖民,一九五三年獨立後仍以君主制為主,當時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執行中立政策,國家一片祥和,首都金邊被稱為東方小巴黎。由於柬埔寨有豐盛的農產和富饒的漁業,因此亦有漁米之鄉的稱謂。
到了一九六零年代後期,柬埔寨經濟起伏不定,西哈努克為了挽救經濟,開始推動賭業,柬埔寨純樸的社會面貌有所轉變。美國不滿西哈努克其中立卻又親北京的路線,在一九七零年支援當時任職首相的龍諾將軍發動政變,成立軍事政權,廢止君主制,西哈努克流亡到北京。
赤柬得以崛起 多得美國軍事介入
柬埔寨的賭業可以說是從西哈努克統治末期開始,到赤柬上台賭場給全面清剿。赤柬得以崛起,實在多得美國的軍事介入。有不少年輕人因反美而投向赤柬,來了一場極端的轟烈革命,出了波爾布特這個大魔頭及其追隨者,為了實踐他們的極左政策,在一九七六年上台後,便屠殺異己及餓死老百姓達二百萬之多,至今柬埔人未敢忘記。
出身於赤柬少年軍團的洪森,後來背叛了赤柬,跑到越南參與由越南扶持的反赤柬運動,七九年推翻赤柬政權成立新共產主義政權,自此洪森一直活躍於政壇。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聯合國不惜耗費巨資,試圖在該國推動大選,協助柬埔寨建立民主選舉制度,並全速向外開放及走上市場化之路。怎知該次大選卻出現雙總理:洪森及拉那烈王子,結果又引來一場內戰,洪森欲把一總理那拉烈王子踢走,獨攬大權。
視洪森勾結越南 國人敢怒不敢言
一位老華僑悄悄告訴我,發生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五日、六日的一場金邊內戰,即從機場地區的範圍展開。「這裡打得最厲害啊!」老華僑談起來還是心有餘悸。老華僑一口咬定第二總理洪森與越南勾結,而本地的柬埔寨人也是這樣說。他們心裡恨透洪森,但敢怒不敢言。談到洪森,以及他所領導的人民黨,他們都會把聲音壓到最低,甚至不願多講。
一位當地的摩托車司機指著郊區一排疏落的椰糖樹說:「椰糖樹是柬埔寨的特產,只有柬埔寨的土地,才可以種植出這具有豐富用途的熱帶樹木。可是,越南人對我們的土地一直虎視眈眈,曾多次侵略,奪走不少柬埔寨的領土。現在,越南也有椰糖樹,但要知道,那原來是我們的土地呢!」 柬埔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農民,他們對土地特別敏感,提到越南人,都流露出無限的恨意,還用上一個具有貶意的名稱「yueon」來稱呼他們。
掌握軍權推不倒 徒具民主外衣
聯合國從中調停,再次協助辦大選,我適逢其會,金邊市中心某公園旁一間我經常光顧的雜貨舖老板見我還在,好奇地問:「張小姐,就快大選了,妳還不離開?」我得意地回答:「嘿!我就是專門來等大選的。」 老板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妳一定沒有經歷過戰爭,是嗎?妳可知道戰爭多慘啊!」
事實上,柬埔寨的戰火已燃燒了好幾代人,該國至今仍是叢林政治,但給披上了民主的外衣。有不少柬埔寨人民至今仍向洪森和他的人民黨投下一票,他們認為洪森掌握軍權,為了安全日子無法不支持他。軍人出道的洪森活像不敗之身,一直在總理之位接近三十年之久,人民永遠推不倒他的人民黨,令他成為東南亞任首相之位最久的政治強人。
柬埔寨有普選,有市場經濟,而且近年更冒升成外資鍾愛的投資新興之地。可是,在民主的外衣背後,民主選舉解決不了柬埔寨一大堆社會問題:貪污、雛妓、貧窮、治安、氾濫的槍械和毒品等。最近因疫情令經濟下滑導致貪污、貧困加劇,令人口販賣集團更見倡厥。寨埔寨一頁滄桑的歷史,為該國人民的命運定了調。
- 赤柬
- 賣豬仔
- 洪森
- 柬埔寨
- 望遠鏡
- 張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