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已經實施了近40年。隨着中美關係轉差,全球化逆向發展,香港亦逐漸變成了更具「中國特色」的城市,不少專家都認為港元已沒有必要再和美元掛勾,甚至有多名對冲基金經理,先後打賭聯匯即將脫勾並進行沽空港元的操作。那到底聯繫匯率會否步入終結,我們應考慮以下的重點:
首先,聯繫匯率的作用為何,它是否仍在發揮這個作用?香港作為一個對外高度依賴的國際金融中心,一直希望爭取國際的投資者進駐。投資人帶來的各國貨幣,在這裏換成港元並進行交易買賣。過程中需要盡量減少匯率波動造成的風險,保障投資人在香港的盈利不會因為匯價波動而造成損失。作為地圖上的小不點,香港的貨幣本身並沒有認受性,要維持外資的持續流進,只有與世界儲備貨幣美元掛勾才能提供信心。祖國當年亦正值改革開放初期,經濟過於動盪,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地位可言。即使到了今天,雖然中國實力逐漸強大,但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上,仍只佔2%左右,遠弱於美元。國家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是由其實體產能支撐。國際投資者在國內兌換了相對「波動的」人民幣進行交易,必須以可在中國換得大量「有用的」資源為前提;相反,美元除了可用來購買中國大陸的貨品,亦可在國際市場上來去自如,自由流通。今天,美元就算不斷的瘋狂量寬,也比絕大多數國家的貨幣優質。所以,和美元匯價緊扣的港元,對外資來說仍然遠比人民幣吸引。正常來說,為保持香港競爭力,金管局不會輕易鬆開聯匯制度。
第二,中國怎麼看待聯匯,及香港作為對外主要金融中心的角色?這裏要談及中國政府的「政治取態」:如果在中美角力,或者因為新冷戰要和西方全面決裂,並退守「鎖國式」的孤立主義,那麼仍然維持一個對外高度開放的海岸城市就沒有必要,香港將變回內地的一個普通城市,聯繫匯率自然會向脫勾方向走。相反,如果中國仍希望堅定不移走開放的道路(領導人也表態強調過),在平衡金融動盪的危機下逐步打開中國對外的窗口,香港這樣的一個金融、經濟對外完全開放的試點,便有繼續存在的必要,聯匯在這前提下便暫時沒有脫勾的可能。而且,中國亦重視國際社會輿論對其看法,既然承諾過港人「一國兩制」,聯匯也就是其重要的象徵。
第三,香港的發展狀況如何?它是否可以負擔得起聯匯的巨大成本?每個國家、城市的經濟是不同步的。例如美國在大幅量寬和「放水」時,主要為了解決的是美國本土的問題,其他的主權國家並沒有必要跟隨,例如日本和中國就採取與之不同的貨幣政策。但香港如要維持貨幣的穩定性,就必然捨棄了部份經濟發展的自主性。例如:在美國加息的環境下,香港樓價又已處於下降週期,政府本來希望穩住它,卻因為聯匯的原因,不得不跟隨美國加息,造成了對樓價的打擊。須知道香港樓市是經濟發展的龍頭,把香港的樓價推倒,等於為了貨幣穩定而不顧內部經濟。但若只顧內部經濟,忽視貨幣穩定以致外資流失,香港的樓價又根本不會升到這樣的水平。在經濟一片向好時,外資大量湧入,維持聯匯對港府而言也就沒有難度;但在經濟下行週期,港府將面對騎虎難下之局面。
所以,筆者認為中國和香港政府肯定想要維持聯匯制度,只要中央的決心不變,相信任何基金經理都難以靠沽空來撼動港元地位。但這種情況也有可能轉變:例如國際形勢急促惡化和撕裂、中國金融體系全面對國際開放、中國國力及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有大幅提升等,都可以讓香港失去其特殊地位與角色。屆時,聯匯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 香港
- 陳家偉
- 聯繫匯率
- 書僮看世界
- 中美角力
- Lorey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