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券用完之後...

  • 書僮看世界
  • 消費券
1 年前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新一期消費劵剛剛發放,香港永久居民及新來港人士獲發3000大元,大家多了一筆天降橫財,都紛紛變得「豪爽」,除了飲茶多點了幾個點心或請家人吃飯,也用於購買電子產品、彩妝藥品等,動輒花上數千元。商家喜見市民消費意欲增加,多個大型商場本星期的整體營業額亦大升25%。有市民形容消費劵「好爽」,期望政府未來可將消費劵計劃恆常化;最好年年派、月月派。

然而,市民和商家一致讚好的「惠民措施」,多半對社會和公共財政有害。小市民哪知道全民「派糖」會為庫房造成多大的壓力? 疫情期間百業蕭條,向市場注資增加內需提振市場氣氛、保住小企業之生存無可厚非。因為企業萬一倒閉了,需要重新啟動的成本巨大 (例如當餐廳撐不住關門大吉,裡面的佈置、廚房器具都得丟掉,並把單位還原退回給業主。倘若經濟好轉後餐廳再次啟動營業,所有設備又得重新添置一次),只要政府協助它撐下來的金額,少於後來重啟的成本,那對整個社會而言都是有利的。不過,這次政府的行為卻像大花筒一樣,難以令人理解派錢的效益在哪。那些曾經處在困難狀況的商家,該倒的早都倒了;仍能撐下來的,本都有望在全面通關和經濟逐漸復常之際經營下去。這個階段再耗資數百億公帑,讓小市民和商家「爽一下」,就像放個煙花一樣,除了開心,就沒甚麼然後了。

市民需要明白,「派糖」絕不應是恆常手段,因為除了庫房財政儲備已大幅減少,香港政府仍需要處理長遠的結構性問題:例如人口老化造成的醫療開支、福利社會開支、公屋的興建、人工島及北部都會區等大型項目,加以中美角力下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引發的全面經濟危機,全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應對。再這樣大手大腳亂派錢,庫房的8173億恐將撐不了多久,到時要麼加稅「填氹」,要麼就舉債渡日,我們絕對不願意看到未來的香港搞成這樣。

嚴重財政赤字的後果,也在逐漸顯現:雖然政府大舉加稅的計劃仍未落實,但就有消息報道,積金局率先「發難」,著手撿討強積金供款的最低及最高入息基準水平,亦把供款封頂位由1,500元加至2,750元,加幅達83%。即是說,中產收入人士每月供款將會大增,造成更大的生活壓力、也代表政府預示到未來為長者提供福利開支將成為重大困難,所以才考慮調整機制,讓大家年輕時加倍儲蓄,以免退休後成為社會的負擔。

最後,派錢的受惠者,主要為社會的低下階層,就算政府後來要增加稅收補回收入缺口,基層的稅務壓力也不大;相反,作為一個社會繁榮穩定的基石,中產階層在派錢和後續的稅務安排上,將會成為受害者,如果一項政策長遠會減少中產並增加民粹,都不是好的政策。希望當政者審慎理財,積極開源節流,以城市的長遠發展利益考慮為盼。

陳家偉  - 2023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