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富自由的道路上,筆者頂多是走到一小半,離真正可以選擇不工作又不用擔心生活,且能養妻活兒照顧家庭仍有大段距離。不過,由2006年畢業後掙扎求存至今,也總算累積了不少實用的財商知識,其中一個我認為關鍵的技巧是:不要把錢「存死」!
這個概念是由家父所啟發,年輕時他是一名搭棚師傅,跟著一位老師傅,也就是他以前的老闆到處開工。後來老闆退休了,爸爸當起了小工頭,雇了兩個員工開始去接洽小型項目,自此思維產生了180度的變化。在打工的階段,他的薪水是固定的,支出卻是浮動的。以前收到薪水第一件事是存起來,因為放銀行輕鬆就有十幾 % 的利息;但成為了小工頭之後,他的支出固定了 (兩位員工薪水是月薪制),收入則是浮動。每個賺了錢不能隨便放在銀行中,因為單靠利息產生不了兩位員工的月薪,老爸必須冒險投資,或考慮發展的問題。
最後,老爸比兩位老員工早了20年退休。原因是:兩位員工把錢「存死」了。在他們工作的1970年代,每月的薪水就幾百塊錢,就算銀行的利息比現在高很多(10%以上),因為基數實在太低,複利效應也無法在短短幾十年讓人致富;相反,老爸因為做了小工頭後思維改變了,對他來說放在銀行的錢是有「成本」的:只有在完全找不到可能的投資機會,才會選擇它。那個年代正值經濟起飛,幾乎任何投資品的增值能力都遠比銀行利息為高。所以,老爸雖不懂投資、但隨便買點投資品,也在60歲前成功退休了。
有了這樣一個經驗,老爸對我們從小到大的教導是:別留錢在銀行,只要到了某個數字就必須「花掉」(指投資)!重點是:花了可以拿回多少?錢在銀行裡是「死」的;只有變成了另外能生錢的東西,它才是「活」的。當然,我也明白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不可能把銀行裡的一分一毫都拿出去「花掉」,但事實上很多人都有把錢「存死」的習慣,那就是過度儲蓄(現金)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擁有穩定現金流或工資(不會因為一時的經濟下行周期就被裁了的工種,例如:政府公務員),你的活期存款就不需要有太多。只要有足夠的保險覆蓋(包括醫療、意外和家居保險),預留最多3-6個月的日常開支就絕對足夠,這筆錢應以活期儲蓄或現金的方式存放,可供隨時應用。
你可能會認為這樣太過進取,因為3-6個月的生活費,在突發事情出現時一下子就會用光。但根據我的經驗,收支狀況在持有足夠保險保障下,即使迅速惡化,6個月的生活儲備依然十分足夠。舉個簡單例子:在正常市況下,家庭收入6萬,每月開支3萬,6個月的生活儲備就是18萬。如果市況逆轉,家庭收入減半至3萬(大幅惡化),每月開支不變為3萬,依然可以達到收支平衡。在極差的市況中,收入大減75%只剩1.5萬(超大幅惡化),支出不變為3萬,則每月赤字支出1.5萬,18萬的儲備依然可以撐上一年。這當然是非常極端的狀況,不容易會出現,而且如果我們的開支根據市況向下適度調整,在逆週期中能支持的時間就更久。重點是,當你有習慣、意識和策略,聰明地把錢「花掉」,例如買下一些和市場負相關性的投資標的,在轉勢時必定可以對沖經濟下行的傷害,更可能獲得不錯的回報。
至於定期存款,是我非常堅持絕對不會碰的東西。銀行願意用5%借我們的錢,代表市場上一定有回報遠比5% 為高的投資品,況且我從來沒有看過誰,因為放錢在銀行做定期而致富的。當然,在某些時期,定期存款對於投資新手來說還算不錯,但「沒風險沒回報」應該是市場鐵律吧。
想到這裡,腦海中又會想起老爸,跟他兩個把錢「存死」了的夥記。
- 儲蓄
- 書僮看世界
-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