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大國博奕

  • 塔利班
  • 撤出
  • 美國
  • 阿富汗
  • 帝國墳場
  • 中俄美
3 年前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阿富汗是帝國墳場。

 

戰線要盡量收窄,好讓美國集中精力應付中國的挑戰,這是大多評論這樣看待美國總統拜登會晤俄國總統普京背後動機。對拜登而言,能撤的戰場便撤,例如他較早前宣佈在今年911之前撤出阿富汗。

其實這不是一個新的決定,早在奧巴馬時代已表示要離開這個「帝國墳場」,這同時也是特朗普的願望。因此,過去多年美國一直在建立和阿富汗塔利班的溝通渠道,希望跟他們達成和平協議,好讓餘下美軍能順利撤走回國。

美國為了要合理化和阿富汗塔利班的談判,首先宣佈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巴基斯坦的塔利班是有所不同的,後者仍然是恐怖組織,而前者則被美國移除恐怖主義的標籤,成為一個合法的談判夥伴,而去年年初特朗普終於與塔利班簽署和解書。

美國雖然顯露出狼狽之相,戰爭20年後,竟然要同前敵人塔利班握手言和。事實上,阿富汗之戰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長的戰爭,但美國花了20年的人力物力,卻未能算是贏得這一場仗,反之軍力嚴重折損,而塔利班勢力則有所擴張。

駐守阿富汗的美軍,有一首常在嘴邊哼著的歌,叫〈Creep〉(英國樂隊Radiohead名曲),最後幾句的歌詞是這樣的:「我到底在這裏做什麼?我不屬於這裏。」這可謂是道盡了長期在阿富汗作戰的美軍心聲。

兜兜轉轉20年,美國投入了2萬億美元在阿富汗戰役上,美軍的死亡人數保守估計也接近3000,倒頭來悟出「我不屬於這裡」。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不是浪得虛名的。它就好像有一股魔力,即使它如何虛弱,總能讓入侵的帝國在其土地上倒下。

在18和19世紀之間,阿富汗屬三不管地帶,同時也是沙俄和英國鬥爭的緩衝區,但兩大帝國都欲對之控制。1839年英國先下手為強,第一次入侵阿富汗,並迅速扶植傀儡政權,但阿富汗人民不畏強權,發動起義行動,結果3年後英軍要在一個嚴寒的冬天中被迫撤退,而且倖存的英軍寥寥無幾。

1979年,輪到蘇聯以拯救親蘇世俗政權為借口,出兵阿富汗,這場極度慘痛又殘酷的10年戰爭,相等於越戰之於美國。有歷史學家指出,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上的損失,可以說是導致蘇聯帝國瓦解的原因之一。

美國眼看蘇聯在阿富汗擴張勢力,遂背後運用大量資金資助反政府的聖戰者,這為何有評論指出,激進組織如阿蓋達和塔利班,都是由美國培養出來的。在聖戰者的頑強反抗下,蘇聯最後在1989年狼狽撤出阿富汗。各派聖戰者們在蘇聯撤出後成立「北方聯盟」,執掌政權,在後期獲俄羅斯支持,直至塔利班勢力冒升,奪取政權。

「911」後,美國為了瓦解塔利班,令「北方聯盟」捲土重來,這就讓俄羅斯有機會借「北方聯盟」重返阿富汗,普京積極建立俄阿兩國關係,而美國則疲於在阿富汗進行反恐工作。

今次就美國撤出阿富汗,俄羅斯叫好,指阿富汗應該成為一個中立國家。不過,中國卻請美三思,他們恐怕塔利班強勢回歸,影響到鄰國的局勢。如果再次爆發內戰,對作為阿富汗最大鄰國的中國,亦非常不利。

最令國際社會目瞪口呆,就是塔利班的表現。美國未宣佈撤軍前,他們以激進手段向美相迫,到美國宣布撤軍後,塔利班又以激進手段來顯示自己力量。就好像過去20年,阿富汗不停在建設和摧毀之間殘喘著,至今仍然是世上最窮,最動盪和最腐敗的國家之一。相信在美撤出後,該地區又有一番龍爭處鬥,中俄美的大博奕從不休止。

張翠容 -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