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錄逾1400宗釣魚詐騙案
逾7成屬假冒電訊公司行騙

11 個 月前
首季錄逾1400宗釣魚詐騙案
 逾7成屬假冒電訊公司行騙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警方表示,在今年首季錄得1408宗釣魚詐騙案,合共損失金額約2600萬元。警方指,有超過九成案件與手機短訊和即時通訊軟件有關,騙徒主要冒認電訊公司和零售集團獎賞計劃行騙,當中最大的一宗案件,事主被騙去近70萬元。

騙徒按市民生活習慣改變轉換行騙模式

警方發現釣魚騙案有新趨勢,有騙徒假冒不同機構用假短訊、網頁騙取個人資料,呼籲市民提高警覺。警方指出,首季錄得1408宗釣魚詐騙案,佔整體科技罪案2成,損失金額達2610萬元,當中7成3屬於假冒電訊公司騙案,1成2涉及假冒零售集團獎賞計劃,其餘涉及假冒郵遞服務公司等,受害人年齡介乎18至78歲,最大一宗損失金額達70萬元。警方今年來採取5次執法行動,拘捕34人,相信他們涉及246宗案件,涉案金額367萬元。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署理高級警司陳純青表示,騙徒會按市民生活習慣改變而轉換犯案模式,由去年底起釣魚詐騙案件伸延至假冒電訊公司和零售集團獎賞計劃、金融服務平台、「易通行」及外地串流影音平台等,大部份短訊內容都是指收件人帳戶有異常、積分到期要兌換禮物等,要求市民點擊短訊內的連結,進入假網站輸入個人資料,信用卡資料等,當騙徙取得資料,大部份會在海外網站購買機票,點數卡或虛擬資產,又或於本地購買電子產品。

假短訊及網頁其實可以識別

其中,化名陳女士的受害人在今年2月收到假冒電訊商的短訊,指她的積分即將過期,登入短訊內的連結,就可透過積分加1元換領藍芽耳機。陳女士信以為真,按指示輸入信用卡資料,翌日收到銀行電話短訊,指信用卡被他人在境外網站簽帳2萬4千元,才知道自己受騙。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總督察葉卓譽提醒市民,收到來歷不明的短訊要小心,不要胡亂進入短訊附有的連結,收到積分即將到期等短訊,應向官方機構查證,積分餘額是否與短訊相符。另外,假短訊、網頁都可以識別,通常會串錯、串漏字母,又或者不是常見「.com」或「.hk」,而是「.link」、「.top」等,即使輸入不正確的信用卡資料,都可以過關。通訊辦則表示,正就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制定技術方案及實施細節,目標是年底前開始試行。

記者:Kit

閱讀更多:

WhatsApp收陌生人招聘信息18歲男被呃走45萬元

涉用假證實名登電話卡搞網騙警方瓦解犯罪集團拘捕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