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九成港人過去五年曾做義工
年長人士較年輕人更投入做義工

調查:九成港人過去五年曾做義工
 年長人士較年輕人更投入做義工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義務工作發展局(AVS )公布的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訪港人曾在過去五年內參與義工。其中,30歲以下人士過去一年參與義務工作的比率雖然有54.7%,但對義工的投入較其他年齡組別少。調查又顯示,香港人當義工的等值經濟產出可達2106億港元,估算約為2022年生產總值的7.45%。

受訪者每月平均做義工12.84小時

義務工作發展局6月委託香港恒生大學市場學系進行「香港義務工作調查」,透過網上和實體訪問,收集社會大眾日常參與義務工作的數據和意見,成功訪問了661名受訪者。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多的受訪者曾在過去五年內參與義務工作,包括有組織或自發地助人;當中逾八成受訪者參與機構或團體組織的義工服務。

而過去一年內有參與義務工作的人數佔整體受訪者七成六,每月平均投入義工的時數約為12.84小時,換算為每星期投放大約三小時在義務工作上。以10分代表百份百的參與度,受訪者自覺在義務工作上的參與程度,包括時間和精力的平均得分是7.38,這反映大部分受訪者均相當投入參與義務工作。

調查又顯示,30歲以下的受訪者組別在過去一年參與義工的比率是54.7%,自覺參與程度(6.94分)和每月投入於義工的時間(7.52小時)相對其他年齡組別為低,而限制他們參與義工的主因是缺乏時間(37.1%)和沒有伴一齊當義工(9.0%)。調查還發現有近四成的青年人 (30歲或以下) 以自發或非組織形式參與義工,六成喜歡與朋友或同學/老師等結伴做義工,比例上較其他的年齡組別為高。

相比之下,較年長的受訪者對義工投入較大,數據反映51至64歲和65歲或以上的受訪者,平均每月投入於義工的時數分別達13.64小時和22.59小時,自覺投入義工的平均得分為7.53分及7.80分(以10分代表百份百的參與度)。但部分自覺缺乏合適的技能以應用在義務工作上(51-64歲: 15.6%;65歲或以上: 20.7%)。整體而言,其他限制受訪者參與義工的主因是難以找到適合的義務工作(15.0%)和合適的機構加入它們的義工行列(8.6%)。

大部分人均認為獲得認同是非常重要

調查又發現受訪者最常參與的義工類型為支援弱勢社群(16.3%)和文化、旅遊和藝術活動的義務工作(12.9%)。而部分最希望參與的義工類型為保育/環境服務(8.6%)、教育服務(如師友計劃)(6.3%)、動物權益/保護服務(5.9%)、醫療健康服務(4.1%)等。此外,30歲以下組別最希望參與國際會議的義工亦有3.5%。除了參與本地義務工作外,有三成多受訪者表示希望未來有機會到大灣區(17.3%)及內地其他地方(14.2%)參與義工。

整體而言,受訪者均認為當義工可以幫助別人,而將之當為一件有意義的事。對30歲以下的受訪者,他們認為參與義工可以累積更多的工作和社會經驗,並更重視政府和社會的認同和嘉許。而對於50歲以上的人士來說,參與義工可以善用工餘時間和發揮自己的專長。無論任何年齡的受訪者,均認為對義工所付出的努力獲得認同是非常重要。

調查結果又顯示,香港人當義工的等值經濟產出可達2,106億港元,估算約為2022年生產總值的7.45%。這個數字反映出香港人在義務工作上的經濟貢獻平均在世界之上。按聯合國的數字,全球約有十億名活躍義工貢獻著相等於全球2.4% GDP。但與一些發達國家例如澳洲的百份之十四 GDP相比,香港在義務工作普及方面,應還有發展的空間。

義務工作發展局主席彭韻僖律表示,青年人期望能多參與和國際盛事相關的義務工作,而香港作為盛事之都,非牟利組織於國際盛事及大型活動,如渣打香港馬拉松、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花車巡遊等,可以善用義工,讓他們擴闊視野,豐富人生經驗。

記者:Kit

閱讀更多:

香港義工獎2022頒發八千個獎項 年僅13歲中學生成立NGO幫助弱勢社

第九屆香港傑出義工獎嘉許善心 李家超:義工是社會珍貴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