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引入新型航拍機及爬行機械人
協助日常檢查維修 提升效率省開支

8 個 月前
中電引入新型航拍機及爬行機械人
 協助日常檢查維修 提升效率省開支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新型科技融入各行各業,其中中電近年引入籠網式航拍機及爬行機械人,協助發電廠日常檢查及維修。這兩大「神器」有利工程人員突破人手檢查的限制,檢查狹小空間內的裝置,不但能縮短檢查時間,減省開支,並能保障人員的安全。

籠網式航拍機以激光雷達和感應器定位操作

籠網式航拍機及爬行機械人分別被用於為發電廠内的大型設施,包括渦輪機室、鍋爐、排煙管道等,以及地下引水渠作定期檢查。中電指,發電廠的鍋爐高約20層樓,以往檢查前要先搭建工作平台,而點火器位置刁鑽,不方便人手檢查,籠網式航拍機及就可以提供協助。

中電指有別於戶外以GPS定位的航拍機,籠網式航拍機以激光雷達和感應器定位操作,可於發電廠室内進行檢查工作,配以碳纖維製造的籠網保護罩,能減輕碰撞的撞擊力,不會影響發電設備。

爬行機械人可進入狹窄昏暗的引水渠

另外,發電機需要海水冷卻,引水渠長約1400米,空間狹窄潮濕並有淤泥及積水,以往維修人員要受訓後才能背起共重十幾公斤的氧氣筒及安全設備檢查,每次檢查亦只能維持半小時。中電以爬行機械人取代人手負責勘察地下引水,機械人細小輕巧,可靈活活動,可以進入狹窄及昏暗的引水渠。機械人配有高解度鏡頭,能全方位拍攝引水渠內部狀況,讓工程人員了即時引水渠狀況,如發現有淤塞或破損等,可及時跟進。

中電發電工程總監吳祺安表示,引進兩項機械人技術協助檢查工作,可以突破傳統人手檢查的體力及時間限制,坐到更安全、準確及有效率。他說,以往每條引水渠的檢查時間可達5至7天,使用機械人後可大幅縮短一半,於兩天完成。

檢查大型發電設施更需要作十數日的事前準備工作,如搭棚等,才能開始檢查,一次成本可高達約百多萬。但應用航拍機械人後,可飛進有關設施,事後亦可重用,節省時間成本。吳祺安表示,中電未來會繼續探討及擴展機械人的應用範圍。

記者:Kit

閱讀更多:

中電60萬用戶參與「慳電任務」 4小時節省30萬度電

中電擬選清水灣對外建17台巨型風車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