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世紀明華大廈將重建
留鐵信箱通花牆展出傳承

逾半世紀明華大廈將重建
 留鐵信箱通花牆展出傳承 逾半世紀明華大廈將重建 留鐵信箱通花牆展出傳承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建於60年代的筲箕灣公共屋邨明華大廈正分批重建,房協在明華大廈展開首個「歷史文化傳承計劃」,將會在重建後的屋邨預留空間,展出部分特色的舊有物件,例如鐵信箱、通花牆等,亦會訪談居民講述昔日生活。

特色中央走廊 未能保留將手繪記錄

明華大廈其中一個建築特色,是每層均有一條像行人天橋的中央走廊,而單位均設於走廊左右兩側,有獨立廚廁,並置於走廊天井旁以提高採光及通風,是明華大廈的一大標誌。而為提高中央走廊作為通風廊的效能,兩端外牆採用不少通風物料,例如金屬欄杆、通花牆等。樓宇清拆後未能保留,所以已邀請建築師制作手繪圖做記錄。

重建工程前將挑選十多項具代表性的特色物件保留,譬如大廈一九六六年牌匾揭幕儀式中的紀念碑、麻石牆、通花牆、長型石椅、屋邨告示牌、單位鐵閘、渠蓋、鐵信箱等,將會重置於屋邨的不同角落,例如廣場或花園。

戰後難民湧港 筲箕灣建新村容納

據房協「細説​明華」介紹,戰後以至新中國成立的數年間,不少人士自國內移居香港,由於當時香港並沒有足夠的房屋容納突然增長的人口,故此不少山邊均出現了木屋區,入住者主要為低收入者,筲箕灣當然亦不例外,前後多達13條村。這些木屋區人口密集,而且沒有完善的規劃,衛生惡劣之外,火災亦時有發生。

面對如此局面,政府並未有專責部門應對。香港房屋協會(房協)的成立,正好回應這方面的困境。1947年,英國倫敦市長透過「空襲救災機金」向香港福利議會捐出14000英鎊,聖公會何明華會督正是福利議會成員,他提議將該筆款項用作成立建造公共房屋的機構,房協遂在他的帶領下,於1948年正式成立。

房協創辦人命名 兩期13座約3000戶

1957年,政府批出筲箕灣地段綠寶村位置供房協建屋,翌年動工,筲箕灣第一個公共房屋區於焉興建,起初名為「筲箕灣新村」,雖然位處郊外山坡,但臨近電車總站,居民出入巿區並不是問題。及後決定以房協創辦人之一何明華會督之名,命名為「明華大廈」,並由著名華人建築師司徒惠設計。

明華大廈的興建,主要目標「係由於筲箕灣人口日增,受薪工友及普羅大眾尤多,為照顧入息低微之市民和工友的居住問題,故實行此計劃,以繁榮及美化日益發展之筲箕灣區」,同時開闢了阿公岩道,方便居民的交通。因為工程龐大,明華大廈分兩期完成,第一期H至M座共7座,於1962至1963年間建成;第二期A至G座共6座,則於1965年建成。13座建築合共約3000戶,擬容納18000多名居民。

編輯:Sun

閱讀更多:

主教山水庫開放公眾參觀 水務署培訓本地團導遊導賞

中環街市重開 活化三級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