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葉劉淑儀:
大時代中的政治路途

專訪葉劉淑儀:
 大時代中的政治路途 葉劉淑儀接受專訪,大談公務員及從政生涯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回歸以來,香港的政局有如氣候多變,確實考驗從政者思路。而作為本港「相對年輕」政黨的新民黨,提出政策建言卻鮮有「忽左忽右」,確實與黨主席葉劉淑儀深厚功力有莫大關係。作為本港政壇形象最鮮明的人物之一,葉劉淑儀的政治路可說與香港一同歷盡風波,由港英年代、回歸前後,到現時社會新常態下,一直都在印證香港於「大時代」所走的路。

眾所周知,葉劉淑儀的政治起步線是在公務員體制開始,但她的年輕時代其實也見證著「大時代」變遷。就在1967年,香港經歷首個「大撕裂時代」,葉劉淑儀於社會動盪中完成會考。至兩年後考入港大,她決意主修英國文學,為的就是如她所說的「開多道門」,透過英語放眼世界,在「大時代」中思考出路。1973年,在香港股災的時代背景下,葉劉淑儀遠赴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攻讀碩士,著力研究十六世紀文化復興年代的英國詩詞。

蘇格蘭寒窗苦讀 回港開啟政務官路途

「那時正值煤礦工人罷工,一星期只得三日有電,(夜晚)差不多時候就熄燈。直頭是飢寒交迫,(因為)宿舍十點就沒有暖氣,整晚我都是凍著睡……」葉劉淑儀憶述當年的寒窗苦讀。七十年代的留洋生活,確實非Y世代留學生可以想像,不但同學中近乎沒有香港人,就算亞裔學生也甚為少見。寄宿生活的個人磨練遠比互聯網世代來得多。據葉劉淑儀所說,當時每逢周日宿舍下午五時都會有高茶(High-tea),確實有杯奶茶,但「享用」的卻是「罐頭芝士粉」,時常「還未到七點就已經很肚餓……所以我回來(香港),瘦到母親都不認得我。」

有別於其他亞裔、香港學生留洋後回流當醫生、律師,主修英國文學的葉劉淑儀見識了不列顛的社會階層問題(蘇格蘭遭英格蘭欺壓,但蘇格蘭人也有「愛爾蘭歧視」),同時也自知在學業上沒法更上一層,「知不知英國學生修讀(英國文學)的背景是甚麼?(他們)在讀希臘文、拉丁文,古典的……所以讀完兩年碩士便行人止步,知道不及別人鬥……不如憑著好英語,回來當個政務官」。1975年畢業後回港,葉劉淑儀同年就獲聘為政務主任AO),開啟她在「大時代」中政治路途。

80年代到港台介紹區議會選舉(取自葉劉淑儀FB)

1979年,時任總督麥理浩首次提出香港前途問題,那年還不到三十歲的葉劉淑儀,先後在輔政司署銓敘科(公務員及事務局前身)、民政署工作。那時港英政府將工作重點放在社區,作為回應「六七暴動」後的社會撕裂,同時中英雙方對「香港回歸」也還未取得共識。到八十年代,香港前途議題討論「加速」,1982年舉行的首個區議會選舉,葉劉淑儀身在負責統籌的政務總署(民政事務總署前身),在任首席助理政務司,在「大時代」中當上了參與者角色。

回顧葉劉淑儀的AO生涯,葉劉淑儀於1990年在任行政署主理居留權等事務,1996年以政務官身份「空降」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再到回歸後順利過渡再升任保安局局長,足證其個人能力備受體制認同。但當說起公僕年代的「實幹」經歷,葉劉淑儀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任職貿易署(1987-1990)、工商司(1993-1995)的日子,當時也是香港在國際經貿舞台的「黃金歲月」。

參與國際經貿談判 表現好自然受尊重

由與歐共體(歐盟前身)成員國「打交道」,到經常飛往布魯塞爾、日內瓦等國際貿易平台,葉劉淑儀體會到實幹的重要,「我那時是副工商司,負責TPRM(Trade Policy Review Mechanism),即是四年一次的『照肺』,「照」的是香港稅務制度、貿易制度,是否自由經濟,市場如何運作,」當時港府團隊還包括稅務、庫房等技術官員,要到日內瓦接受其他經濟體成員質問,一行人早上開完會,返回辦公室就開始準備翌日的答辯,晚飯也不吃,「夜晚通宵在做,準備好問題(的答案),第二日帶去答。」

那些年國際組織的答辯大會,更看重的是理性,而非意識形態,葉劉淑儀說是表現說明了一切,「當時有一個美國的貿易代表,是美國女士,(完場後)她站在一旁在等待我,(當時已有)一班人去前與我握手,但她沒有走,站著等我,(然後)和我握手,然後一句congratulation」。當年的針峰相對更多是為了達成合作,「雖然香港是一個小經濟(體),但我們當時好有地位,因為是世界第五大貿易體」,葉劉淑儀很明白只要工作表現好,那就會受到別人尊重。

回歸前主理居留權等過渡事宜(取自網絡)

在經貿部門工作,還讓葉劉淑儀體會到優良行政機構要有的精神傳統,就是「團隊」及「傳承」,「不知道現在的香港政府還有沒有做,第一個是team effort,工作是個團隊……第二是要寫報告,完成了一場『大』談判,是要寫出報告交給下手,一定要將整個過程、對方的招數,己方如何回招寫出來」艱苦的談判經驗得來不易,但若沒有了傳承,接手團隊從頭開始的話,自然容易「頭頭碰著黑」,「所以我懷疑現在特區政府做事『甩漏』,是因為沒有教導下手,『師傅冇教落嘅,冇訓練』。」

推動廿三條失敗 成日後參選契機

在政府體制內見證香港的「大時代」步伐,不得不提的是2003年的「廿三條風波」,葉劉淑儀以下台肩負起政治責任,及後更赴美取經,嘗試梳理香港及自己的未來出路,「那時候我推動廿三條失敗,是因為得不到民意支持,群眾工作做得不好,(在史丹福進修時想到)不如我嘗試參選」。當時師承戴雅門(Larry Diamond)的「比較民主發展」,讓她思考到「culture is destiny」這句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明言的深意。

從史丹福大學畢業返港後投身選舉(取自BBC)

葉劉淑儀解釋,新加坡的民主發展有其「土壤」,「他(李光耀)是以建國心態來建立新加坡,是建國思維。我們(香港)在六七年暴動之後,也是我加入政府,那個工程是社區發展……英國人只是叫我們建立社區關係,所以新加坡人的國家觀念比香港人強。」因此香港社會現時的「國民身份」認同淡薄,也是造成社會二次撕裂的原因。在葉劉淑儀看來,香港的發展前景定必先要在「國民教民」更多著墨。

由於訪問時正值政府提出考慮「架構重組」,對於政界再有設立副司長、運房局拆局等踭好聲,葉劉淑儀也明言有關提議在10年前新民黨也已提出,但礙於近年的拉布風氣,讓前屆、現屆政府也無法啟動相關工作,慶幸在現時新常態下,「下任特首無論是誰也都會進行改革」,還寄語政府對副司長人選一定要「揀啱人」,「因為副司長是加強政府協調,(人選)一定要熟悉政府程序。」

後記:

這次不足一小時的短短專訪,得以窺見葉劉淑儀在「大時代」下的步伐,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從政思路,但談及話題其實遠遠不止時政,也講及了公眾喜愛討論的網絡話題,譬如她的FB帳戶原來不是助理、公關提出開設,反而是她求學時期主動「趁潮流」開設。對於經營IG「出Post發相」,葉劉淑儀也有她一套想法,悉心打扮更是不吝嗇出動「私伙」。悅傳媒製作的四集葉劉淑儀專訪影片,將為大家呈現更多,記得收看。

 

撰文:Sun

攝影:Edgar、Ming、L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