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可致「腦霧」
專家點出4大原因

新冠可致「腦霧」
 專家點出4大原因 新冠可致「腦霧」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早前研究發現,新冠病逝者大腦出現發炎、基因變化和神經迴路受損,這可能是許多染疫者出現「腦霧」(brain fog,難以集中精神和清晰思考)和精神不安的重要線索。但醫界難以解釋或瞭解為何部分患者會在染疫數週或數月後才出現「腦霧」(brain fog,難以集中精神和清晰思考)等長期症狀,如今專家提出4大因素。

自體抗體或錯誤攻擊健康部位

據了解,「腦霧」是一種主觀自我報告嚴重注意力分散不集中、記憶力缺損、困難做決定等腦力狀況。最新研究追蹤309名COVID-19患者,在不同的時間點採集血液和拭子樣本,首次確認了有助預測某人是否會出現COVID-19長期症狀(Long COVID-19)的4大因素。

研究作者之一、西雅圖系統生物研究所(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所長希斯(Jim Heath)指於,能夠確認這些能導致這種疾病、造成長期症狀的因素,是將其定義為能夠治療症狀的第一步。而其中部分因素,事實上也正是人們可以拿來設想研發療法的目標。

研究中確認了在預測COVID-19長期症狀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存在某些被稱為自體抗體(autoantibodies)的抗體,會錯誤地攻擊身體的健康部位。自體抗體與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有關,自身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身體。希斯表示:「多數具有自體抗體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有這個東西。這是所謂的亞臨床…也許你具有某種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但還沒發病。」

新冠病毒或讓EB病毒再活化

第2個會導致COVID-19長期症狀的因素,是另一種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再活化。EB病毒相當常見,90%的人都會在某個特定時間點感染,不過通常只會造成輕微症狀。這種病毒在初次感染後通常會蟄伏在人體內、不會起作用,但若某人得了COVID-19,就有可能讓EB病毒再活化,可能導致演變為COVID-19長期症狀。

第3個被確認的因素則是血液中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量多寡。這個因素和EB病毒的作用表明,對抗COVID-19直接影響的新抗病毒藥物,例如輝瑞大藥廠(Pfizer)的口服藥Paxlovid等,可能在對付COVID-19長期症狀方面也有用。

最後、也是第4個能預測COVID-19長期症狀的因素更容易辨識,即患者是否患有第二型糖尿病。雖然這4個因素在瞭解造成COVID-19長期症狀的原因及幫助研發療法方面邁進一步,但這些因素與COVID-19長期症狀有關的機制仍未完全明朗。

編輯:Sun

閱讀更多:

感染新冠後母乳變綠?專家:仍推薦母乳喂養

外科口罩難擋Omicron?中國專家:口罩要這麽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