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發現利用腸道微生態
可預測診斷及治療「長新冠」

中大醫學院發現利用腸道微生態
 可預測診斷及治療「長新冠」 左起: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中文大學醫學院今日(11日)公佈,研究首次發現,「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即利用腸道微生態可準確預測、診斷及治療新冠長期綜合後遺症(長新冠)。

「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

「長新冠」是新冠患者康復後,出現持續超過一個月的後遺症,包括疲倦、記憶力差、失眠等。中大研究團隊發現,近八成新冠康復者六個月後仍受「長新冠」困擾。 研究團隊持續追蹤超過100名新冠康復者,發現「長新冠」患者的腸道微生態獨特,可稱之為「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

及早介入治療

由於「長新冠」症狀不易被發覺,往往延誤治療。中大發現可檢測患者是否有「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診斷出新冠康復人士是否患上「長新冠」,及早介入治療。並可通過分析腸道微生態區分不同類別的「長新冠」,例如,缺乏與免疫力有關的「好菌」會出現持續咳嗽和氣促的呼吸系統症狀;而某些「病惡菌」則會引致疲倦、失眠、記憶力差等腦神經系統問題。

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近90%

「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有三大臨床應用:預測新冠患者康復後患上「長新冠」的風險,準確度近90%;診斷受多種症狀持續困擾的康復人士是否患上「長新冠」,其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近90%;區分不同類別的「長新冠」症狀,對症下藥。

研究團隊最新進行一項前期研究,發現逾90%新冠患者服用由中大研發的微生態配方 (SIM01)一個月,一年內都沒有出現任何「長新冠」症狀。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表示,這項研究不單是全球首次發現腸道微生態變異是導致「長新冠」的重要原因,更提供了預測、診斷及治療「長新冠」的方案。

編輯:CY Lau

 

閱讀更多:

中大研究發現:篩查兒童腸道微生態 可及早辨識自閉症

中大港大研發機械人系統助治療頭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