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擺筵席令疫情難清零
分餐食才是中華傳統?

大擺筵席令疫情難清零
 分餐食才是中華傳統? 大擺筵席令疫情難清零 分餐食才是中華傳統?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去年起都在大力推廣「公筷公勺」使用,個別地方更呼籲「分餐食」,以避免大擺筵席「共食」造成的群組傳播。有內地傳媒指出,原來「分餐食」習慣才是中華飲食文化的主流傳統,「共食」是清朝才開始盛行,但由於需改變多年來用餐習慣,「公筷公勺」、「分餐食」制度全面推行仍面臨困難。

非西方一人一份餐 公筷亦算分餐

內地傳媒指出,說到「分餐制」,很多人自然而然會帶入西方「一人一份餐」、「自己吃自己的」,甚至是分桌而食、全然分開的刻板印像。實則不然。通俗地說,就是兩個人以上一起到飯店吃飯,飯店要提供公筷公勺,讓吃飯的人可以實現「分餐」的目的。當然,如果通過自助餐、一人一份餐等形式實現「分餐」,同樣也是可以的。

不過,目前大部分人也是「合餐制」。「每次吃飯,我都會擺一雙公筷在桌上,可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不好改,尤其是老一輩人,他們覺得用公筷既麻煩又顯得生分。」西安市民高峰向傳媒表示,「用公筷夾菜、公勺舀湯,是既保證衛生又尊重他人的文明體現,可我父母把這樣的行為理解為我嫌他們不講衛生。」

職場提議用公筷 被視為有潔癖

「每次聚餐,都有一些人喜歡用自己的筷子翻菜夾菜,有時還用嘴咂一下筷子尖之後接著去夾菜,但因為都是熟人,也沒法說。有一次10多人聚會,我想用公筷,又怕別人誤會,所以就餐時很尷尬。還有一次吃火鍋,我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動筷子,只能假稱自己剛吃過,不太餓!」高峰指在單位裡提議使用公筷的人,一般會被視為矯情、有潔癖等,不容易跟同事打成一片。

事實上,早在17年前的非典期間,乜地不少地方就推行過分餐制、公筷公勺等措施,亦獲得市民廣泛認同,但非典過後,這些措施的生命力就逐漸消退了,大家似乎很難改變共食這一傳統習慣。有傳媒調查統計,使用公筷公勺習慣的市民僅佔,沒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則佔62.5%;面對沒有主動提供公筷公勺的餐飲單位,主動申請公筷的比例僅有12.5%。

分餐制早有紀載 史記鴻門宴著名

據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介紹,今天「大擺筵席」很容易想到圍坐一桌、觥籌交錯的熱鬧場景,但西周時鋪筵設席的景象卻是人們正襟危坐、分坐分食。無論是《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的記錄,還是東漢晚期壁畫《宴飲觀舞圖》裡一人一案、踞坐宴飲的描繪,都清晰可見分餐制在古代飲食禮儀中的主流地位。

隨著農業社會的進步,同時伴隨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帶來他們圍坐一爐進餐的飲食習慣,分餐與共食開始並存。正如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中既有分餐,也有共食的座次安排。有報道稱,直到清朝,共食制才真正取代了分餐制,成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吃飯方式,並延續至今。

河北設健康餐廳 鼓勵使用公勺公筷

針對近期疫情回溫,包括安徽、上海都再度提倡「文明飲食」。上海倡導餐飲新風尚。按照《上海市公筷公勺和分餐制服務規範》做好餐飲堂食服務,鼓勵實行餐飲桌長制,就餐時間一般掌握在1.5個小時左右。河北省則宣布要建設營養健康餐廳,更表示在2025年全省要設立不少於5000家的健康餐廳,鼓勵使用公勺公筷和實施分餐制。

編輯:Sun

閱讀更多:

南京食店禁同行取名「大牌檔」 飲食文化竟變侵權案 判決影響全國

日本牛肉蓋飯漲價 主要因為中國人「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