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各市「搶人大戰」升級
專家籲向青年重塑婚育文化

內地各市「搶人大戰」升級
 專家籲向青年重塑婚育文化 內地各市「搶人大戰」升級 專家籲向青年重塑婚育文化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內地人口即將步入負增長階段,據報目前青年佔比低於全球和印度水平,甚至低於美國青年人口佔比,向深受少子化困擾的日本狀況靠近。刊發在《中國青年研究》文章分析,各城市「搶人大戰」升級,擴大了區域間青年人口發展失衡的風險,呼籲重塑婚育文化氛圍,拓寬未婚青年交友渠道。

底層男性青年難以順利婚配

據文章作者周宇香預測,2021年至2050年,青年人口的絕對規模仍維持下降趨勢,2030年我國青年人口將會降至3.57億人,2050年降至2.57億人。青年人口占比2030年降至25.74%,2050年降至21.17%。文章認為,青年人口的絕對數量和在總人口中的占比減少勢必影響中國在全球競爭中的力量。

對於近年青年性別結構失衡問題,文章分析道,這是男孩偏好、生育率下降及性別選擇技術可及性提高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結果,是出生性別比長期偏高的後果,使得80後、90後、00後等出生隊列出現了性別結構失衡,且出生隊列越靠後,失衡程度越嚴重,00後性別比更是達到了115.38(每100名女性)的水平。

性別比偏高會導致婚姻關系中男性青年總量過剩,使婚姻市場上的底層男性青年難以順利婚配,可能會衝擊傳統穩定的婚姻結構,直接影響到青年個體的發展和家庭穩定,更會導致社會關系的失衡,給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不利於人口的均衡發展和社會穩定。

地區政策由「搶人才」變「搶人口」

文章指出,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青年人口規模減少、人口紅利逐步消減的背景下,青年的戰略性地位凸顯,各個城市紛紛出台各類優惠政策吸引青年。近年來多城市實現「零門檻」落戶,一些地區的政策方向已由「搶人才」轉變到「搶人口」,不少城市主動探索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以凝聚更多青年參與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

各地區間的競爭給青年流動提供便利,經濟條件越好的地區越有實力給青年提供吸引力強的政策,從而推動青年自農村向城市、自中西部地區向東部地區、自非大都市圈向大都市圈流動。青年規模減少對於局部地區的不利影響要快於對國家的整體影響,非大都市圈、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由於出生人口的減少和青年人口的流出,將會遭受人口勞動力持續減少和人口老齡化的雙重影響。

文章中指出,從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看,2020年未婚青年性別比達到了135.39,高於2010年124.26的水平;未婚性別比呈現年齡越大,未婚性別比越高的特征,20歲青年未婚性別比為112.57,35歲青年則高達243.20,說明年齡越大,男性青年婚姻剩餘越嚴重。

農村地區青年面臨嚴峻婚戀難

由於長期的生男偏好和女性青年流出務工的影響,農村地區的男性青年婚姻擠壓明顯比城市地區嚴重,2020年,農村地區青年未婚性別比為158.03,比城鎮地區高出了30.54,且青年年齡越大,未婚性別比的城鄉差異越大,可見農村地區的青年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婚戀難、婚姻擠壓等問題。

文章提出了三方面建議:重塑婚育文化氛圍,拓寬未婚青年交友渠道,降低生育、養育及教育成本,從觀念引導和降低婚育成本著手提高青年婚育意願;堅持禁止「兩非」行為(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非醫學需要的人工終止妊娠),從生命歷程角度促進兩性平等,提高兩性利益分配的平等性,以削弱男孩偏好文化;建立健全青年走入中西部、返鄉就業創業的政策幫扶體系。

編輯:YS CHAU

閱讀更多:

平均每年失2000萬勞動人口 中國最大退休潮將至壓力劇增

內地459.4萬人「易地扶貧」 全家搬遷只為至少1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