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節氣」變「節日」
清明前後易病宜「踏青」

由「節氣」變「節日」
 清明前後易病宜「踏青」 由「節氣」變「節日」 清明前後易病宜「踏青」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二十四節氣中,同時是節氣又是民俗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而清明節和過年、端午節、中秋節同列為中國四大節日,顯現清明節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意義。不過,清明節前後氣候多變,時寒時暖,容易生病或令舊病宿疾復發及加重,因此傳統以來人們都會「踏青」,調攝身心,避免生病。

萬物生長清潔而明淨 謂之清明

根據醫院管理局「中醫動」網站資料,春暖花開,大地充滿著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萬物都顯得特別清爽明朗,故名「清明」。清明時節雨水會較春分多,氣溫也逐漸回升,過了清明後,基本上不會再有寒流出現。

不過,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春天萬物萌動的同時,也會令一些舊病宿疾容易復發與加重。再者,清明節前後氣候多變,時寒時暖,人體腠理疏鬆,對外界的抵抗能力減弱,容易發生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並且調攝身心,舒肝解鬱,以防止疾病發生。

清明時期天氣清爽明朗,人們宜隨著明媚的陽光的到來而多到戶外運動,即古人稱之為「踏青」,如晨運、登山等郊外活動。而且運動量可以比初春時期加大。清明時期適合進食番薯、白菜、蘿蔔、芋頭等食品,溫胃祛濕,適宜多吃;也可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例如薺菜、菠菜、山藥,對身體有好處。

源於寒食節禁火 清明日取新火

有報道指出,民俗學家普遍認為清明節來源於寒食節。在夏朝前五百多年黃帝時代即有「寒食節」,相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周禮記載的「司炬氏」就是負責在仲春用木鐸警告民眾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以免發生火災,後來為徹底防範火災,演變為禁火一個月,這期間三餐食物都為乾糧冷食,故稱為「寒食節」。

民俗學家張勃在其《中國節日叢書‧清明節》中介紹,初唐時期寒食節固定於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而冬至距離清明的間隔大約為一百零六天或一百零七天,因此寒食節與清明只差一兩日。由於寒食節不只一天,清明日就成為寒食節的一部分。據文獻記載,那時寒食節將正用的火熄滅,到清明日再取得新火。這一滅一取構成了唐代的改火活動,張勃認為清明日由於是取得新火的時間而越發突出出來,有助於清明獨立成節。

到了宋朝,朝廷不再強調禁火的習俗,「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所取代。而寒食節的習俗也被「過繼」到清明節,包括:拜掃、際祖、郊遊、踏青等等。

編輯:Sun

閱讀更多:

廿四節氣「雨水」 雨量一向不多

今年沒有「大年三十」 2025年起連續五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