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運看中國人的家庭觀念

  • Lorey讀好書
  • 中國經濟
  • 春運
  • 書僮看世界
  • 農村
  • 陳家偉
1 年前
字體大小
AAA
分享

在新冠疫情解封後的第一個農曆新年,全國大規模春運讓交通堵得水洩不通。據中新社報道,中國鐵路於1月7日至21日間,累計發送旅客1.1億人次,與去年同比增加27%。家中老人亦不顧疫情依然嚴重,堅持回鄉探親。子女兒孫們憂心其安全,雖輪番極力勸阻,一陣唇槍舌劍,依然無法動搖老人回鄉的決心。大年初二清早,一箱二箱行李整裝待發,老人拉着沉甸甸的背包行李趕赴關口,他們眼中流露出的期待之情,在城市生活和長大的年輕人是難以理解的。

「家族」是中國社會中最重要的利益共同體,這個利益共同體以血脈為紐帶,根深柢固存在於每個傳統中國人心中。在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經歷了漫長的農耕社會形態,農業社會建立在「土地」的基礎之上:男耕女織、子承父業、秋收冬藏、看天吃飯,大家都以「家族」、「宗祠」、「祖田」等單位過活。由於這關係整個家族成員的存活,牽連甚廣,農業社會必然呈現出保守、封閉又改變緩慢的形態。即使在改革開放以及現代化的今天,舊文化始終作為一種歷史惰性力量,時刻拉扯着離鄉之人。於是,那怕是千里之遙,一年總有一次,中國人都會歷盡跋涉,排除萬難回到那片孕育其生存的土地之上。然後,十天八天過去,大家又離鄉背井再奔前程,直到來年再會。

這種中國的傳統文化,看似迂腐守舊,卻在歷史上對維持社會和諧穩定頗具效用:家庭倫理承襲儒家思想要求人民自上而下各司其職、各安其份、而且長幼有序不得僭越,嚴格的家庭宗祠文化亦可有效克制人的行為。然而,當中國由農業社會慢慢向工業社會全面進發,家族秩序將被取締,現在的年輕人更祟尚民主、自由和法治精神,他們也有更廣闊的交際範圍,家族與宗祠倫理將變得不合時宜。此外,春運之盛況,也反映了中國今日之貧富不均依然嚴重:因為城鄉收入差異極大,少數人才能在城鎮工作,低學歷的農民階層,多仍在相對落後的農村生活。在香港生活的我們,不就是「讓小部份人先富起來」的得益者嗎?期望中國繼續發展城市化,需離鄉工作的人群自然會減少(意思是他們可留在已城市化的本地工作),春運之景況亦將大為不同。

看着家中老人返鄉的背影,深感這是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雖然憂心疫情,但既然長輩思鄉難耐,作為後輩自然不好阻撓,只好臨別囑咐其萬事小心吧。

陳家偉  - 2023年1月25日